欢迎进入洪湖市人民政府网站!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关于洪湖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22】 【阅读次数:】【来源:】【我要打印】【关闭

——2017年12月26日在洪湖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洪湖市发展和改革局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书面报告洪湖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三个洪湖”,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坚持“一主两翼”特色发展之路,以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发展新理念,全面实施“六大工程”,不断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运行平稳、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等方面,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预计,2017年全市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79亿元,同比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30.33︰33.30︰36.37调整为28.70︰34.34︰36.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11.0%;外贸出口完成2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8.6%;财政总收入实现12.8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98亿元,同比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28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0元,同比增长9.0%。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质量不断提高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预计全市1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同比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累计完成销售产值273.67亿元,同比增长9.5%;产销率96.0%,与上年持平;主营业务收入237.59亿元,同比增长6.5%;入库税金2.67亿元,同比增长20.3%。预计全市工业用电量完成330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5%,其中大工业用电量完成1403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0%。从发展趋势看,石化装备制造、水产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三大产业仍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0.0%以上;随着易高生物、美好集团绿色建筑、天津富士达自行车等大的工业项目逐步发展,将更进一步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预计2017年全市完成农业生产总产值132.20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农业增加值70.76亿元,同比增长4.5%。夏粮夏油保持稳定。预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2.56万亩,总产量70.0万吨,同比增长6.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7.86万亩,总产量8.69万吨,同比增长4.9%。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整合项目资金,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实施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补建9万亩;积极发展再生稻25万亩,较上年增加5万亩;新增各类农业机械756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18.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8.8%。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全市4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230亿元,增长14.3%,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1.74︰1,比上年度有所提高。现代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预计全市完成水产养殖面积88.0万亩,水产品产量50.0万吨,同比增长3.1%;渔业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7.3%。

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农村电商平台快速发展。已建立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90个,实现交易额8000多万元,涉及农村物流线路800余公里,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突破5亿元。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预计2017年全市累计接待各类游客5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分别增长14%、15.4%,成功举办生态荷花节、第四届清水螃蟹节,红色生态旅游区成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品牌建设示范园区。

(三)内外发力卓有成效,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预计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城镇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16.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4.5%;全市完成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同比增长6.3%。

项目谋划争取超常推进。推进“两库”建设,谋划上报“储备库”项目277个,总投资336亿元,是上年度的2倍;谋划上报“建设库”项目257个,总投资488亿元。策划储备了洪湖大湖保护与生态修复、长江新螺段修复与保护、洪湖湿地新城示范区、国家储备林等27个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重大融资项目库,总投资2765亿元,拟申请融贷金额1703亿元,并明确了责任和时间表。

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根据年初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计划,全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17年全市确定的重点项目109个,总投资4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00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7个,续建项目32个,共有工业项目38个,新建项目投资额12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2.5%。一泰科技二期、乐一食品、洪乐电缆等7个项目预计年底竣工投产。官保桥和新洪桥重建、48条小街小巷改造、乌林大道改造、工业三巷、黑臭水体治理及管网连通工程、江滩公园改扩建、市民公园、长渠公园绿道及两个点状公园等重点工程预计年底基本建成。

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今年以来,我市“两路两桥一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目前已步入正轨。洪监高速公路全面复工,江北高速东延段开工建设,燕窝长江大桥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占总投资的52%,今年完成投资8.8亿元;乌林长江大桥正式开工,新堤港产城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年底复工。江汉平原铁路洪湖段已完成规划研究通过专家论证,通航水上机场已签订框架协议。一级公路通港大道、仙桃至赤壁公路洪湖段改建工程基本竣工;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普通公路及危桥大修、改造工程均已基本竣工;完成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国省干线201公里、县乡公路418公里。蓄洪工程腰口泵站、高潭口泵站、套口进洪闸、东荆河堤加固、主隔堤加固及水系恢复等重大水利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洪湖围堤加固工程、东荆河堤除险加固工程、东分块水系恢复工程、隔堤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项目进展顺利。

招商引资量质全面提升。2017年,我市以“招商突破年”为主抓手,以实施产业精准招商为主措施,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全年共签约引进项目56个,协议投资额近42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70%。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9个、1—10亿元的项目43个。2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个上市企业投资项目、4个中企及国企投资项目、2个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2个外资企业投资项目等一批重大企业项目落户洪湖。

消费出口总额增速加快。消费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17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223家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5.14亿元,增长15.5%。外贸出口平稳增长,预计全市实现外贸出口2900万美元,较同期增长18.6%。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公平正义、简单高效的政务环境。以深化“放管服”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通过改革,12部门办证原先需249个工作日、229项资料,现可在67个工作日办结、只需37项资料。二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工商登记进一步简化。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份证照”,预计今年全市共核发“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执照900份以上。三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试点取得实质性成效;探索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新模式,突出加强合作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土地流转面积达81.7万亩。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创新财政收入征管方法,力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1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12.8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98亿元,同比增长13.1%。预计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八项支出36.5亿元,同比增长15.5%。预计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62亿元,同比增长16.2%;各项贷款118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2个百分点;存贷比为45.0%。

(五)民生改善继续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居民收入稳步增加。预计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28元,同比增加2188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0元,同比增加1290元,增长9.0%。就业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6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开发公益性岗位594个,补贴资金395万元;登记灵活就业人员2200人,发放社保补贴70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0万元,扶持创业620人、带动就业1650人。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补助金,按标准发放各类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2500万元。全年全市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0万人次,征缴社会保险费6.5亿元(不含城乡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费);社会保险新增面扩7500人。安置房、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涉及棚户区改造共计2178户,征收改造面积81万平方米。全面深化价格管控。围绕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健全政府定价制度。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整合财政资金4.92亿元用于精准扶贫,重点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高产良田改造,全市6个贫困村出列,5382人稳定脱贫。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改薄工程”顺利推进,2017年全年安排改薄资金5200万元合理规划了城区学校布局,职教整合、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市七中拆迁还建等工作有序推进。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创作了一批具有洪湖地方特色的舞台艺术作品,推进了基层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公立医院已全部实施综合改革,乡镇卫生院“四化”高标准建设,有14个乡镇卫生院通过了省级评审。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平安洪湖创建深入实施,开展了“平安家庭”、“平安校园”等一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24.6%。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类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全市无一起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广播电视、体育、食药安全、信访等其他社会事业进一步得到加强。

总体来看,当前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好中有进新局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良好成绩。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仍然复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区域经济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困难和压力依然很大。一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环节薄弱,产业链延伸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在全省农产品加工县市位次后移。二是工业经济基础不稳固。传统较为落后的工业基础地位仍未改变,新型引进的大工业项目还未发挥支柱作用;困难工业企业增多,有多家工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三是财政收支和金融形势不容乐观。2017年我市财政收入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目标任务,但仍存在非税收入占比过高、缺乏新生财源增收、财政收入结构较为单一等问题。金融贷款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存贷比45.0%,低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贷款压力较大。四是社会发展及民生改善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民生改善和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压力依然较大的局面,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激情,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招商引资,力促项目投资,补经济发展短板,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建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财政总收入增长1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外贸出口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单位生产总值降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约束性指标达到省和荆州市目标要求。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强力招商引资。突出重点招商,创新招商理念,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牵引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强化招商力量,进一步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部门乡镇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机制。注重招商质量,严格落实招商督办考核制度,进一步健全招商项目评审会商机制,严把招商项目投资强度、拉动效应、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等各个关口。力争新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50个,上市公司5家,10亿元以上项目5个,税收过千万总部经济企业5家,协议资金500亿元。

积极谋划项目。要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政策,突出对洪湖大湖生态修复、江汉平原铁路、东分块安转工程、长江大保护“两带”(水资源保护带、生态隔离带)、湖泊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谋划,明确专班专人抓紧推进。要在水利、农业、交通、林业、旅游、城市建设、国土整治等领域加大中省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力争突破20亿元。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不断调整充实全市“一总库五分库”项目建设内容,要完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健全PPP工作机制,完善价格、税费、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一批PPP项目落地实施。

加快项目推进。坚持把扩大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撑,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坚持问题导向,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加快推进特色小镇、美好绿色建筑产业园、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旅游港、易高生物质综合利用、三峡新材料玻璃深加工产业园等签约项目落地建设。要重点抓好威弘鞋业、华贵水产、乐一食品、百翔服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项目的督办协调力度,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加快启动新滩新区二期土地。

(二)以转型升级为导向,提升园区产业质效

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强化企业服务意识,把服务企业作为工作习惯,在审批、土地、规划、环评等方面加强服务企业的主动性。要加强银政企对接,联手帮扶企业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对企业过桥资金生产调度,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加大涉企收费治理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挂牌上市。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调整和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要重点改造提升石化装备制造、水产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传统主导产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要在环保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装配式建筑等新业态领域,包装策划一批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引导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支持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和技改投入,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队伍。支持企业技术和设备更新,继续做好燃煤锅炉清理,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

(三)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

抓好农业生产。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加快规模农业、市场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等各项重点工程任务落实,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建设。力争全市粮食总产增长2%,确保总产稳定在70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完成水产品产量52万吨,渔业总产值85亿元。要着力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指导,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动植物疫情。

促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建成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大力发展再生稻,力争再生稻种植面积新增5万亩、达到30万亩,积极创建全国再生稻产业发展第一县市;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打造高标准农田13万亩,着力建成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要重点支持春露、华贵、宏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确保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250亿元。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全市规范化合作社达30%,增加省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以上。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做好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力争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割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80%。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引导特色农产品利用互联网拓展市场空间。要扎实推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标准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追溯体系。

(四)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全力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洪湖旅游港、金湾酒店及运动公园建成运营。抓紧推动乌林温泉小镇二期、金湾水乡风情特色小镇、茶坛岛湿地公园、环湖绿道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旅游接待实现5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4.5亿元。加强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洪监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力争明年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江北高速公路、燕窝长江大桥、乌林长江大桥、新堤港产城港口和四个作业区、洪湖汽车客运站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洪湖客运站要完成主体工程,江汉平原铁路具备开工条件。做好通航水上机场、轨道交通前期推进工作。要力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进入省十三五规划,取得国家及省级资金支持;要加快一(二)级公路、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畅安舒美”示范路等普通公路建设,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拟投入100亿元,完成宏伟南路南延、刘心源路北延、玉沙路西延、园林路北延、芙蓉大道西延、黑臭水体治理、城市防洪排涝和环卫设施等21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江滩公园、贺龙公园、芙蓉公园、施墩河湿地公园、河岭公园、洪湖大道绿道等项目绿化工程。启动湿地新城“两校一园两中心一基地”开发,完成给排水、供气、供电等配套实施工程建设。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和总引擎,支持老湾珂里村、乌林叶洲村2个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乡镇,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庄;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主干道路周边、中心集镇等地房屋墙体商业广告标语拆除力度,形成禁建管控长效机制。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启动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创建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20个。要全面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区内违法行为整治力度;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及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程;要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继续开展燃煤锅炉清洁排放改造,开展建材等行业扬尘污染综合整治。要切实加强大湖生态保护,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建立覆盖河湖的市、乡镇、村三级河湖长体系。要加快推进大湖底泥疏浚和湖滨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村秸秆回收及综合利用、汽车尾气检测站、新建三个水质自动检测站等生态环保项目建设。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社会保障质量。要进一步完善扶持创业政策体系,加强和改进公共就业服务,加快实现就业信息联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要全面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和贫困村提升工程,探索以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为主的资产收益扶贫,确保5602名贫困人口脱贫,5个重点贫困村出列。要加强棚改推进力度。重点改造拟确定的11个片区、3458户、面积55.3万平方米功能配套不健全房屋。要加大价格管理,维护物价稳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全面改薄”、职教资源整合、园林中学柏枝小学整合等基础能力建设,完成市七中整体搬迁工作。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中医医院风湿大楼、市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快推进市民活动中心、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重点治安问题及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健全完善多元调处机制,抓好积案化解和纠纷矛盾排查。加大“七五”普法力度,全面推进法治洪湖建设。深入推进“平安洪湖”建设,全面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大人、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信心、凝聚力量、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红色洪湖、绿色洪湖、金色洪湖”而努力奋斗。



主办:洪湖市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网站标识码:4210830008 网站地图
电话:0716-2423691 地址:文泉大道特1号 鄂ICP备05001359号 鄂公网安备 42108302000016号